遗传之外,这是风险第二高的脱发原因
医生专栏
苏立/u
雄激素性秃发(AGA、脂溢性脱发)是一种由雄激素和遗传因素引起的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原因。近几年来,对脂溢性脱发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其中就包括探讨是否还有其它原因可以导致脱发。
“我们说,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然而,构成未来的种种条件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孔飞力《叫魂》
构成未来我们是否会脱发的种种条件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或是身体内部,只是,它们似乎都被加上了密码,使我们在没有密码本的情况下难以解读,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帮大家破解密码,预见未来。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
脂溢性脱发的发生频率;
有脂溢性皮炎和痤疮、多毛症的女性患者的脱发概率;
脂溢性脱发与年龄的关系;
家族史对脱发的影响;
体重指数(BMI)与脂溢性脱发严重程度的关系;
雄激素偏高症与脂溢性脱发的关系;
女性经期与脂溢性脱发的关系;
脂溢性脱发其它全身疾病的相关性。
数据和结论均来自土耳其皮肤病学系的研究报告。
在至年间,一共有名患者(名女性,名男性)参加了这项研究。研究中排除了孕妇、甲状腺和癌症患者。
——————
国际通用的脱发等级分级法:
脂溢性脱发中的男性型秃顶(诺伍德-汉密尔顿分级法)
I型:几乎看不出脱发;
II型:额角和颞部发际线轻度后退;
IIIa型:发际线几乎后退到了与耳朵垂直的位置;
Iv型:头顶开始脱发,出现“地中海”,发际线继续后退;
Ⅳ型:头顶和前额严重脱发,脱发区域之间能看到还剩一条“隔离带”;
V型:头顶脱发区域和前额、颞部之间的隔离带几乎消失;
VI型:基本上只剩后脑勺和耳朵上方还有头发;
VII型:后脑勺头发还剩一半,耳朵上方大概只有2-3里面有头发
——————
女性脂溢性脱发(路德维希分级法)
一级:头顶的发量减少,开始漏头皮,发质还好,没有明显变细软;
二级:头顶明显稀疏,头发还是变得细软发黄;
Ⅲ级:头顶接近秃顶。
——————
脂溢性脱发与年龄的关系
此次参与实验的例(女性例,男性例)患者平均年龄37.70岁,最大53岁,最小22岁。
这些人当中脂溢性脱发的男性为67.1%(人),女性为23.9%(人)。
研究发现,脂溢性脱发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与男女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发生脂溢性脱发的概率就越高,脱发程度会随着年龄增长加重。
脂溢性脱发的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31.18±11.74岁,女性为40.35±15.25岁。也就是说男性平均在19-43岁之间最容易出现脂溢性脱发,女性是在25-55岁之间最容易脱发。
再来看一下各年段脂溢性脱发的发病概率:
男性
17-29岁为43.2%
30-39岁为71.1%
40-49岁为77.2%
50-59岁为83.3%
60至69岁为92.9%
70岁以上为94%
女性
17岁至29岁为8.7%
30至39岁为20.3%
40至49岁为29.2%
50至59岁为43%
60至69岁为68.3%
70岁以上为50%
——————
各年龄段患者通常会达到怎样的脱发等级呢?
男性
最常见的类型是3v型(大约有24.1%的男性都是这种脱发),最不常见的是3a型(0.5%)。男性出现女性型脂溢性脱发的患病率为2.9%。2型是17至29岁男性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这个年龄组中没有发现VII型脱发。
在30-69岁男性中,3型是最常见的类型,VII型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女性型脂溢性脱发(头顶整体稀疏)最常见于70岁以上的男性。
男性各年龄段的普遍脱发等级
女性
最常见的类型是1级(17.2%),最不常见的是3级(0.2%)。在70岁以上的妇女中,最常见的类型是2级,而其余的妇女则是1级。
一般来说,只有70岁以上的妇女才能达到3级脂溢性脱发。
女性各年龄段的普遍脱发等级
——————
家族史对脂溢性脱发的影响
在名受试妇女中,71.02%的人有脂溢性脱发家族史,她们中间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为25.5%。而对另外名无家族史女性的调查发现有20%的人出现脂溢性脱发。
可以看出,有没有家族史,对女性是否会脂溢性脱发没有统计学差异。
在研究的名男性中,78.28%有家族史,这些人当中有74.7%的人出现脂溢性脱发。而在无家族史的91名受试者中,脂溢性脱发的比率仅为3.96%。
结论很明显,有家族史的男性基本逃不开脂溢性脱发的命运(家族史包括父母任何一方的家族,外公、舅舅、爷爷、叔伯)。
——————
雄激素偏高对脂溢性脱发的影响
在对男性和女性患者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雄激素水平高低对是否出现脂溢性脱发存在统计学差异。
还是那句话,脂溢性脱发并不一定是因为雄激素偏高,而是你的头发毛囊里有雄激素受体,对雄激素“过敏”,脱发是“过敏”反应。
SAHA综合征患者中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为6.25%。
编者注:SAHA综合征是女性患者雄激素功能过强而引起的一组皮肤症候群,主要临床特征为皮肤出油严重、痤疮、多毛及脂溢性脱发。
——————
体重、饮酒和吸烟对脂溢性脱发的影响
在参与研究的脂溢性脱发患者中,20%的女性和12%的男性肥胖,38%的女性和46%的男性超重。
可以看出,脂溢性脱发并不一定意味着脂肪多。
以前的文章中我经常强调,脂溢性脱发只是咱们国内的区域性命名,规范的说法应该叫“雄激素性秃发”,因为脂溢性脱发这个名字的误导,很多朋友都以为脱发是因为出油多,其实出油和脱发不是因果关系,它们是并列关系,脱发是因为头发毛囊对DHT“过敏”,出油多是因为DHT让皮脂腺太“兴奋”。
另外,在饮酒和吸烟习惯方面,脂溢性脱发组与不脱发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
——————
女性月经周期
在参与研究的名妇女中,已经绝经的占22.4%,77.6%是绝经前。绝经后妇女脂溢性脱发发生率为49.16%,绝经前妇女为16.62%。
这些受试妇女中月经异常者占18.9%(人),这些人中间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为20.58%。
在研究中发现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占2.2%。平均年龄23-32岁。PCOS患者中脂溢性脱发的发生率为16.6%,均为1级。
——————
其他疾病
对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研究均未发现这些疾病对脂溢性脱发的发病率产生影响的证据。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看出,遗传毫无疑问是男性秃顶最危险的因素,除此以外,年龄对脂溢性脱发也有很大影响,而对于女性来说,年龄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会提高脂溢性脱发的风险。
不过我已经在文章开头做了说明,本文的数据和结论均来自土耳其同行的研究,一些关于脱发比例的数据可能把大家吓坏了,这里面有人种差异,根据我个人的从业经验,中国人的脱发比率并没有这么高,应该说“五男一秃”的比例更接近中国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的实际情况,而中国女性脱发患者根据官方统计为4.1%左右。如果你不幸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不要沮丧也不要放弃,现在有很多靠谱的方法可以帮你重新长出头发,这方面的问题大家可以加我的北京看白癜风好的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