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老年高血压特点及其治疗
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3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mmHg及(或)舒张压90mmHg;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mmHg,而舒张压90mmHg。其临床特点为: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
①近年来大量心血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动脉壁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收缩期的弹性膨胀和舒张期的弹性回缩幅度减弱,缓冲能力降低,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较大的波动
②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血压昼夜波动的节律异常,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大;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而产生应激反应使诊室血压大大高于自测血压;易发生晨峰血压增高,即起床后2h内的收缩压平均值---夜间睡眠时的收缩压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内1h的平均值)≥35mmHg为晨峰血压增高。
高血压并发症多且严重
③老年人尤其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可有左心室肥厚,老年人肾功能改变的症状,在伴有高血压时会发生得更早、更严重;老年人高血压患者中,无症状脑梗死可随年龄增高而增多且严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高血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每两个老年人就有一个高血压,那么老年人的血压应该降到多少才合适?
老人高血压,降压不能一味求“低”
关于血压的控制目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诊断治疗指南,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高低压差较大的老人,血压可以适度放宽,不超过/80mmHg即可,过低则会影响血液对脑、肾脏的灌注,易增加脑梗风险,也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
一般来说,逐步降压,尽量避免血压波动,能有效减少靶器官的受损程度。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在数周内逐渐使血压达标,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教你一招,降压更平稳
老年性高血压属于中医学“眩晕、头痛、脉胀”的范畴,相对于单纯使用西药降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更能使血压趋于平稳,减少头晕、失眠等症状,使老年人的精神大为好转。
在进行中医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不妨以具有平肝潜阳、清热作用的中药代茶饮用,如菊花、茶叶、葛根、天麻、决明子、罗布麻叶、钩藤、何首乌、灵芝、绞股蓝、枸杞子、夏枯草、杜仲、黄芪等,皆有防治高血压的作用。但中药茶饮有一定的适应症,要考虑个体差异,饮用前需先咨询医生再做决定。
因此,老年人应保持愉悦的心情和良好的心态。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能交到不少朋友。朋友圈子广了,心情自然好,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