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则内热,水液亏虚,分享一个古方,补足

你平时有没有睡觉出汗,醒来后汗停止,口燥咽干,小便发黄,身体总是一阵阵的发热,一看舌色发红,舌少苔甚至无苔等问题,当你有的时候就要注意了,可能是阴虚了。

那什么是阴虚?

阴虚,是指由于身体内主静、主润的物质基础不足,这种物质,我们叫“阴液”。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含抱阳气,则会引起刚开头说的问题。中医认为阴虚就会使得人体产生虚热。“阴虚则内热”,这种虚热,和实热是不同的。实热,是真的有外来的热邪,而虚热,是指滋润的“阴”的物质不足,导致“阳”的相对的多余。这种热,是相对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以汽车的发动机来打比方,如果里面润滑油这种“阴”的物质不足了,那么,发动机在运转的时候,就会越来越热,这就很像“阴虚”的状态啦,

这我们该如何解决这种状态,今天李医生分享一个古方——补阴汤

是由熟地、元参、生地、麦冬、白芍、丹皮、沙参、地骨皮、天门冬、陈皮

生地,可以用来滋阴,凉血清热;熟地有大补肝肾的功效,一般越补的东西越容易上火。两味药一块用,一清一补,滋阴生津,补血润燥;元参,则可以解毒。

丹皮和地骨皮。这两味可以凉血、清虚热,其中丹皮,入心、肝经,可以清心火或者肝火旺盛引起的阴虚血热的情况,而地骨皮不仅能搜刮肾里面的虚火,还能降肺中伏火,由此一来当体内虚火一清,这火也就不会再灼烧血脉了。

天冬和麦冬。天冬滋阴清热力量强;麦冬,上清肺热而润燥,下滋肾阴而降火。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陈皮,不仅入脾经,还养胃。是调养治脾胃不可缺少的一味药,不但理气开胃,还可以调其他药物滋腻。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jbby/20943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