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服用噻嗪类比CCBACEI更少
编译者按:虽然国内应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并不普遍,但利尿剂在各指南中仍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线用药。本研究虽然发表在权威杂志JAMAInternalMedicine,但其结论的循证医学依据和统计学论证强度并不高,这点可以从其统计数据看出,此点我作特别提醒,科学研究需逐渐深入并充分论证,避免听风就是雨。
译:杨明烽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ALLHAT研究是一项由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组织发起的随机、双盲、多中心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旨在对比接受一种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一种ACE抑制剂(赖诺普利)或一种尿剂(氯噻酮)的高血压患者其心脏病、脑卒中和死亡的发生率。始于年,纳入美国42,多名高危高血压患者,于年揭示其结果,再次论证血压控制是心脑血管事件降低的根本,该临床试验结束后研究者继续随访其纳入的受研患者。
在对ALLHAT临床试验结果数据作后续分析时发现,高龄高血压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chlorthalidone)者,相较于服用钙通道拮抗剂(CCB)氨氯地平或者ACEI赖诺普利,具有显著更低的髋部或骨盆骨折的发生率。
近日,JoshuaIBarzilay博士等发布了其在该临床试验结束后的随访数据的部分分析结果,论文发表于本月21日JAMAInternalMedicine。
Barzilay博士表示,虽然在既往的队列或回顾性研究中分析发现,噻嗪类利尿剂可降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风险。但本研究是其知道的唯一或之一前瞻性的随机研究,表明噻嗪类利尿剂相较CCB或ACEI可降低20-25%的骨折风险。
ALLHAT试验中,纳入年龄超过55岁且收缩压超过mmHg或舒张压超过90mmHg的受研患者随机分配入氯噻酮组(例)、氨氯地平组(例)、赖诺普利组(例),入组时间从年至年,随访至年。
本次分析的名受研患者,平均年龄70.4岁,57.0%为男性,49.9%为非拉美裔白人,31.2%为非洲裔,19.1%为其他族裔。基线特征无差异,仅氯噻酮组罹患冠心病较另两组为多,平均随访4.9年。
在调整人口统计和临床变量后,研究者发现,氯噻酮组较另两组的骨折风险下降21%,HR0.79、95%CI0.63-0.98、P=0.04。
而在氯噻酮组与氨氯地平组和赖诺普利组分别比较中,则发现氯噻酮组相较赖诺普利组骨折风险为HR0.75、95%CI0.58-0.98、P=0.04,与氨氯地平组的差异则不显著HR0.82、95%CI0.63-1.08、P=0.15。
综合ALLHAT试验和试验后的随访数据,共发生70例骨盆骨折和例髋部骨折,骨折发生率偏高,因为受研者已进入高龄。氯噻酮组相较氨氯地平组和赖诺普利组的累及骨折发生率则无统计显著性差异,HR0.87、95%CI0.74-1.03、P=0.10。
在heartwire的访谈中,Barzilay博士表示,该研究并未设立安慰剂对照组,故不能得出与安慰剂相比,噻嗪类利尿剂能多大程度上降低骨折风险。我们对骨折进行着眼分析,理由有二,一为骨盆或髋部骨折具有相当致残致死率,二为骨折患者通过住院治疗,可获得可靠随访数据。其并不认为基于此研究,需要改变临床实践。
在受邀评论中杜克大学的CathleenSColón-Emeric和RichardLee博士写道,如噻嗪类利尿剂可同时改善血管和骨骼,一箭双雕真可喜,其中是否存在共通的机制?在此点的研究尚不多,后续探索若揭示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骨病的共通之处,也许有助于研发对这两个系统都有益的多效药物。尽管该研究结果不会改变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实践,但其开启了一项崭新的研究方向,即探索骨病、血管病和其治疗药物之间的复杂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北京中科是公立医院吗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