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为何将ARB列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及代

缬沙坦病史资料(女,64岁)

主诉:剑突下疼痛4天。

现病史:患者4天前晚餐后出现剑突下疼痛,为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大汗、后背疼痛,于外院查心电图示Ⅲ、aVF导联ST段抬高,基于持续泵点硝酸甘油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发现高血压病半年,BP最高/mmHg,未治疗。糖尿病20年,目前应用诺和灵50R,未监测血糖。高脂血症半年,未治疗。

个人史:吸烟史。

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4℃,P78次/分,RR16次/分,BP/85mmHg(双侧对称);双侧颈静脉未见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A2P2。腹软,剑突下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入院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0.9×/L,Hbg/L,Plt×/L;尿常规:尿蛋白+,尿糖3+,尿酮体+-;便常规阴性;肝肾功能:ALT23IU/L,AST80IU/L,Scr86μmol/L,eGFR81ml/min/1.73m2;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峰值6.ng/mL,BNPpg/mL;血脂谱:TG1.53mmol/L,TCHO4.75mmol/L;HDL-C1.26mmol/L,LDL-C2.60mmol/L;24小时UTP0.48g。

初步诊疗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壁);窦性心律;心界不大;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Ⅳ期;慢性肾脏病2期;脂代谢紊乱。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40mgqn;缬沙坦80mgqd;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mgqd;二甲双胍mgtid;阿卡波糖50mgtid;诺和灵50R早餐前20U晚餐前20U。

因入院时仍存在剑突下疼痛,心电图示Ⅲ、aVF导联ST段抬高,故行急诊冠脉造影,示LM狭窄20%~30%,重度钙化;LAD:近段至中段80%狭窄,严重钙化,mLAD狭窄50%,D1狭窄80%;OM1狭窄50%;RCA:中段狭窄99%,严重扭曲;对罪犯血管RCA进行介入、置入支架1枚。

治疗后情况:剑突下疼痛缓解;血压-/70-80mmHg,心率60-70bpm。

术后情况

出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下壁);PCI术后;窦性心律;心脏不大;心功能I级(Killip分级);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Ⅳ期;慢性肾脏病2期;脂代谢紊乱。

出院带药:阿司匹林肠溶片m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40mgqn;缬沙坦80mgqd;倍他乐克缓释片23.75mg-47.5mgqd;曲美他嗪20mgtid;二甲双胍mgtid;阿卡波糖50mgtid;诺和灵50R早餐前20U晚餐前20U。

病例总结

所涉及问题:对该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需考虑该患者的合并疾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

VALIANT研究:缬沙坦在降低AMI患者死亡上等效于ACEi,可降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25%:

ACS患者ARB治疗流程:

ACS患者ARB的疗程:

指南推荐ARB是高血压合并代谢异常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之一:

NAVIGATOR试验缬沙坦较安慰剂显著降低FBG和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

总结:

年欧洲高血压学会(ESH)/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的高血压指南建议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微量白蛋白尿、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末期肾病和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临床情况时可首选ARB类药物治疗。?

我国版《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推荐执行ABCDE方案,A即ACEI/ARB是标准的治疗药物。欧美和中国指南也一致推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应用RASi改善预后。

VALIANT研究是迄今ARB在MI后患者中开展的最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研究表明缬沙坦在降低AMI患者死亡与ACEI等效,可使患者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5%。该研究同时证实,缬沙坦预防左室重构的作用与ACEI相当,这也是缬沙坦能够改善心功能,发挥心脏保护作用,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重要机制。

医师介绍

王洁,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病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jbyx/20899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