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霜降秋意渐浓你的秋裤准备好了吗上游

今(23)日13时27分,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即将来临,这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俗语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霜降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因为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所以要特别注意添加衣服,做好御寒准备,没穿秋裤的小伙伴们真的要穿上秋裤了。

据重庆市气象台预计,今天霜降后,天气将逐渐转好。重庆市气象台今天9时发布预报,23日白天到夜间,中部地区阴天到多云,其余地区零星小雨转阴天。大部地区气温12~23℃,城口及东南部11~21℃。相对湿度50%~%。24日白天到夜间,各地阴天到多云。大部地区气温12~25℃,城口及东南部11~22℃。相对湿度50%~90%。

历史上的今天,温差也是相当的大。最高温度26.5℃,出现在年;最低温度8.6℃,出现在年;最大雨量33.1mm,出现在年。

专家提醒,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开始。此时节,昼夜温差变化增大,人们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别要注意脚部和胃部保暖,同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御寒准备,预防感冒。此外,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爱美的女士尤其要注意脚踝保暖,不要再穿船型鞋和薄袜,以免足部受凉。

在饮食上,民间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盐食用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百合、木耳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

新闻多一点

这些关于霜降的习俗你知道几个?

1.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2.鸭子好吃霜降补

闽南人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因此,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

3.霜降吃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4.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顾晓娟摄影雷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lctx/209359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