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秋天里血压易波动,哪些事项需注意

北京酒渣鼻治疗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金秋十月,凉凉秋意

高血压患者易出现波动

此时应该如何稳定血压

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调整用药

中医药如何防治高血压

……

高血压病中医病名为“风眩”,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有实有虚,也有虚实夹杂。风眩分为肝火上炎,痰湿内阻,瘀血内阻,阴虚阳亢,肾精不足,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证型。

中医药如何防治高血压病?

I级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前期患者更适宜服用中药,中医药疗法早期干预可以发挥稳定血压、改善症状、延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前期患者还可发挥“治未病”的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及预防其并发症上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表明,服用常规西药治疗配合活血潜阳类方药可延缓高血压患者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进展,还可降低血粘度。以下主要介绍两类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中药调理: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这些患者常伴有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可服用天麻钩藤饮改善体内阳亢的症状;若患者伴有头晕目眩,如坐舟船,有中风先兆的情况,可在常规西药治疗如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基础上,配合服用镇肝熄风汤类方药以平肝熄风,达到改善中风前兆的作用。如果七情内伤,患者常有情绪紧张、胸胁胀闷、嗳气、寝食难安等肝气不舒表现,可根据辨证服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类方药,并加强心理疏导。

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

这些患者常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工作过劳,身体出现困重、乏力、肥胖等亚健康症状,可在常规辨证的基础上加用利湿泻浊药物,如荷叶、决明子等;葛根、菊花、夏枯草、天麻等证明可以降压,也是药食两用的中药。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外,在非药物疗法方面,临床证实针灸有降压效果。例如针刺太冲穴可降压,常规西药治疗配合针刺可有效降压,针刺双侧太冲穴用泻法可治高血压危象。此外,传统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也有辅助降压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可常按足底涌泉穴自我保健。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哪些事项?

高血压患者在该时节,要调整生活起居、饮食、运动等,注意以下几方面:

?建议早睡早起,还要适当午睡,以缓解秋乏过盛。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该时节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上注重清淡饮食,控制每日的摄盐量,建议食盐量6克/天,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可以适当食入高纤维低脂食物。

?入秋后,还可适当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如公园漫步,研究表明常打太极拳、八段锦能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降压药物可随意增减更换吗?入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引起外周血管痉挛收缩,易使血压波动,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降压药物不要随意自行增减种类、用量,最好在临床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调整,家中还应常自测血压。初诊高血压患者,先进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方面根据血压情况和危险因素,建议按照小剂量、联合用药、长效降压药物的原则进行平稳降压,观察一段时间后,如血压控制不稳定,可再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如何正确使用复方降压制剂?

复方降压制剂中不同机制药物发挥相加或协同作用,服用方便,有利于提高依从性,因而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市面上常有的复方制剂中,大多含有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成分,只有少数不含利尿剂成分。研究表明极小剂量的利尿剂可以增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而不产生不利的代谢不良反应,但长期服用含有利尿成分、尤其是氢氯噻嗪含量高的复方制剂使用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到门诊复查血脂、糖代谢的情况,一些含有中枢降压药物可乐定成分的复方制剂,则不建议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文:医院心病科王佑华、周端主任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jbyx/20914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