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才有高血压疾病错年轻人更要注意
10月8日是第23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18岁以上知晓血压”,旨在重点促进18岁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监测血压,开展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指导群众做好自我血压管理,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效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高血压的诊断
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连续规范测量血压5-7天,平均血压≥/85mmHg,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建议就诊。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脏病、脑卒中、肾病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的死亡占居民总死亡的40%以上,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专家建议
1.18岁及以上至少毎年测量1次血压。
2.超重或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长期饮酒、长期精神紧张、体力活动不足等高血压高危人群和血压为正常高值者(-/80-89mmHg),应经常测量血压。
3.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首诊居民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升高,应持续监测。
4.积极提倡高血压患者在家庭自测血压和加强自我管理,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血压1次;血压未达标或不稳定者,应增加自测血压的次数。
5.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的预防1.多运动:经常性的身体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健走、游泳、太极拳、家务劳动等,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
2.减少摄盐量: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调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有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
5.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转载:合肥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