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高血压的人注意了,如果不及早预防,
我一个朋友三十五岁时就查出了高血压,因为父母都是高血压患者,而且父亲因为高血压得上了冠心病,母亲也曾发生脑梗。朋友很郁闷,都说高血压会遗传,自己三十多岁时就查出了高血压,那么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会这样?父母有高血压,有心梗脑梗,自己又怎样预防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父母有高血压的人,如果自己不注意预防,90%以上的人都逃不过一样的命运!父母有高血压,有心梗脑梗的劫难,几乎就预示着他有一样的劫难!不过,随着人们文化和医疗水平的增长,也有不少聪明的人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就提早预防了。而提早预防父母身上的疾病,是避免自己重复父母劫难的最好办法!
那么,父母有高血压,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防护措施其实主要是生活方式,还有学会自我保健保健。
有这样一个家庭,父母都有高血压,他们生育了五个子女,其中的一个在刚出生没多久时就寄养给了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待到孩子成年时,除了寄养出去的孩子没有发生高血压,留在身边的四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成为了高血压患者。
同一个父母为什么有不一样的结果呢?因为生活方式对高血压发生的影响非常大,主要表现在:
1、口味较重
研究证实:吃得过咸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因为盐中钠元素摄入过多,增大了血糖的渗透压,使周围组织细胞中的水分过多地进入了血液,增大的血液量对血管的压力不断加并持续存在,长此以往便造成了血压的升高。我国居民属于盐敏感人群,要想避免高血压的发生,从小口味清淡,限制过多盐的摄入非常重要。
应对措施:每日盐的摄入量应限制在3克以下,从小养成习惯,一生受益。
2、吃的过油
油大点饭菜才更香,这是大多数人的切身体会,但吃的过油却给动脉硬化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动脉硬化的发生降低了血管弹性,缓冲血流压力的能力下降,久之便导致了血压的升高。
应对措施:每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不超过25克,尽可能少吃或不吃油炸油煎类食物,尽量不吃动物油,30岁以后不吃动物内脏!
3、缺乏运动
运动时全身所有的组织器官都会参与其中,比如心脏的收缩功能得以加强,使血液的泵出及回流更加通畅;血管的弹性得到锻炼,容纳血液的空间扩大;出汗更多地排出了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量减轻血管的压力等等,都有助于降低血压。
应对措施:每日坚持至少30分钟可出汗的运动,从小养成运动的好习惯。
4、超重肥胖
体重过重实际上是身体代谢机能异常的一种结果,特别是脂代谢障碍,使得体内合成脂肪过多而沉积在各种器官上,血管上沉积的脂肪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而血管病变又是高血压发生的病理基础。
应对措施:将体重数(体重的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保持在24以下,且需要终生保持!
5、精神紧张
心态和情绪对身体中各种激素的分泌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是生气暴怒中时,内分泌系统更加活跃,使多器官都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久之功能受损紊乱,血压便会随之升高!
应对措施:从小养成遇事不急不躁,心态平和的生活态度,乐观生活每一天!
6、吸烟酗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最大的危害就是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在这种损伤状态下,血液中的脂肪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中,引起炎性反应发生,最终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使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引起血压的升高。有研究证实:每天饮白酒超过2两的人,10年后将有一半的人会发生高血压。
应对措施:坚决戒烟,饮酒的酒精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7、自我保健,亡羊补牢
父母有高血压病史,如出现以下问题,则需要进行调理了:1)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2)高血压亚健康状态,如血压经常偏高、不稳定、舒张压偏高。3)高血压初期。4)焦虑症状。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很容易诱发高血压的发生。
应对措施:出现高血脂,可用红曲、植物甾醇、海鱼胶原蛋白肽、大豆卵磷脂、低聚木糖等调理,不得已采用西药阿托伐他丁钙片等;出现高血糖,可用NMN、铬、苦瓜多肽、胰蛋白肽、桦树茸等调理;肥胖可用洋车前子壳粉、白芸豆、左旋肉碱等调理,不得已采用奥利司他等西药。如出现高血压亚健康状态或高血压初期,则需要用三七粉、丹参粉等调理。这方面黄老正是慢病调理专家,可咨询他。
附:多汗、盗汗、自汗偏方
组成:仙鹤草30克、五味子12克、黄芪24克、大枣12枚。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三次。
体会:该方对各种多汗证、盗汗,尤其是无病因的自汗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症状不重,单用仙鹤草50克(每日量)水煎服即可;如果症状较重,并伴有体虚,可加五味子12克、黄芪24克、大枣12枚。
很多顽疾无法治疗,而有些偏方却很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