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生高血压患者他汀治疗的临床思考
第二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于10月13-16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14号学术交流大会上,医院吴平生教授对高血压患者他汀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ASVD已成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疾病负担,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已经成为中国最首要的两个死因。年调查显示,高血压和高胆固醇是血管性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项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高血压降压治疗显著减少心血管CV终点事件。-年的15年探索研究表明降压卒中获益显著,冠心病获益不足。降压过低而导致J曲线的发生,主要是冠脉事件增加。高血压的背后是动脉粥样硬化,降压不是唯一目标。ASCOT试验是由研究者独立发起的欧洲最大规模的高血压研究,并给出了高血压患者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循证基础。降压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进一步显著降低冠心病和卒中事件。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了对于合并冠心病以及卒中的高血压患者应同时降压和降脂治疗。其中,他汀用于ASCVD进行了系列论证,证据充分。
NLA血脂管理建议和ACC/AHA相比,ASCVD定义更详细、更广泛。包括心肌梗死或其他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或其他血运重建、TIA、缺血性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其他粥样硬化性疾病,如肾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和颈动脉斑块。影像学证实的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如:冠脉CTA、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扫描和冠脉钙化积分≥agatston单位或≥75%百分位(年龄、性别、种族)。高血压患者49.5%合并颈动脉斑块,并且合并颈动脉斑块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ASCVD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UKPDS35:血糖水平对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强于大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糖水平升高,微血管并发症的上升趋势超过大血管并发症。随着血糖水平的下降,微血管并发症的下降趋势超过大血管并发症。同时UKPDS证明强化降压优于强化降糖。强化降糖不能显著降低大血管事件。
美国糖尿病ASCVD事件是一般人群的十倍。在年出现拐点。美国-年间的下肢截肢、终末期肾病(ESRD)、急性心梗、卒中和高血糖危险死亡的变化趋势。综合管理中LDL-C达标率的提高最为显著。下列人员可能属于低危人群,如PCSK9基因缺陷—LDL-C水平非常低;HDL-C非常高—CETP基因缺陷;端粒酶功能良好;肠道胆固醇吸收转换蛋白(NPCL1)基因缺陷;糖尿病为极高风险/高风险,LDL水平为70/。
NLA指南对ASCVD的危险分层
注:对患有ASCVD或糖尿病的患者,无论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的基线水平如何,均应给予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
ESH/ESC高血压指南强调高血压患者应同时降压和降脂治疗,指出应同时降压降脂治疗的人群为ASCOT-LLA证明的高血压患者,合并≥3个危险因素,(无冠心病,TC≤6.5mmol/l)。中国高血压患者合并危险因素比例逐年升高。老龄化日趋严重,现代快节奏生活方式的日益加重,正逐步增加中国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CCEP专家建议:推荐保留血脂目标值
目前我国的当务之急应当是解决必需,高血压患者除了因为合并ASCVD或高胆固醇血症需要使用他汀外。在下列情况下也应考虑使用他汀:合并临界值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低HDL血症者;合并糖尿病者;合并三个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来源:医心网
编辑:Nana
转载请注明“医心网”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更多南高风采为学生尽心尽力忘我工作华西南高风采为学生尽心尽力忘我工作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