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3H疗法ldquo压五针r
马列胜1杨才德2*
(1甘肃省医院康复科,兰州;2医院东岗院区中西医结合科,兰州)
摘要:目的观察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高血压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7%,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有效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压五针;杨氏3H+疗法
doi:10./j.issn.-..06.
文章编号:-()-06--03
SeriesPrimaryLectureaboutAcupointEmbeddingThreadTherapy(XLVII)ClinicalObservationonYangs3H+Therapyat"Yawwuzhen"andEmbeddingThreadAcupotomyintheTreatmentofPrimaryHypertension
MALiesheng1,YANGCaide*2
(1.PhysiatryDepartment,QiliheDistrict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zhou,China;2.IntegratedTCMWesternMedicineDepartment,DonggangBranchoftheFirstHospitalofLanzhouUniversity,Lanzhou,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Yangs3H+therapyat"yawwuzhen"andembeddingthreadacupotomyinthetreatmentofⅠandⅡprimaryhypertension.Methods84casesofpatientswithⅠandⅡprimaryhipertens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andcontrolgroup,with42casesineachgroup.ThepatientsinthetreatmentgroupweretreatedwithYangs3H+therapyat"yawuzhen",while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amlodipinetherapy.Theclinicaleffectafter4courseswasobserv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was83.37%and81.95%,respectively,andthetotaleffectiveratebetweenthetwogroups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Yangs3H+therapyat"yawwuzhen"andembeddingthreadacupotomyinthetreatmentofprimaryhypertensioncaneffectivelyimproveclinicalsymptom,hasdefiniteeffect,and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andpromotion.
Keywords:primaryhypertension;yawuzhen;Yangs3H+therapy
(上接第5期)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治疗方面,应遵循早诊断、早治疗,减少EH引起的其他脏器和系统的损,害如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终生口服降压药物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且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有较大的副作用,更有患者不能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较差,寻找一种安全、副作用较小、依从性好的降压疗法,已成为控制血压的关键[1]。笔者运用导师医院东岗院区杨才德教授的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年1月—年12月的门诊及住院病例,将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3~70岁,平均50.8岁;病程0.5~20年。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5~71岁,平均51.2岁;病程0.42~2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表1)。
表1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
分类收缩性(mmHg)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和80
正常高值~和/或80~89
高血压:≥和/或≥90
1级高血压(轻度)~和/或90~99
2级高血压(中度)~和/或~
3级高血压(重度)≥和/或≥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90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1.3纳入标准①年龄35~70岁,性别不限;②头部CT及其他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③能按医生要求坚持完成疗程者。
1.4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合并有严重糖尿病及心、脑、肾、肝等脏器疾病者;③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或不能完成治疗过程者。
1.5治疗方法
1.5.1治疗组采用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
1.5.1.1压五针定点颈动脉窦点:位于喉结旁开1.5寸,胸锁乳突肌前缘;降压点:第六七颈椎棘突之间旁开2cm。曲池:曲肘成直角,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约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太冲: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1.5.1.2埋线针刀和线体的选择针具采用医院东岗院区杨才德教授发明的埋线针刀,“压五针”选用3.4cm长7#埋线针刀,取出针芯,将一段约2cmPGLA线,放入埋线针刀的前端,线在针孔内外的长度基本保持相同,使PGLA线呈“V”字型,刺入穴位时,线在针尖处被压而形成对折,在确保针孔外的线体进入皮肤并获得针感后,旋转、退出埋线针刀,埋入线体,针孔处覆盖创可贴[2-3]。
1.5.1.3操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点,嘱患者取相应的体位,术者戴检查手套,用定点笔定点,定点区域常规消毒,术者换戴无菌手术手套并铺无菌洞巾;术者左手拇指按压固定皮肤,右手拇食二指持穿有线体的埋线针刀,右手中指及无名指指端支于操作点旁,将埋线针刀的开孔斜面及外露线体朝左手拇指,刀口线于身体纵轴平行,刀体于皮面切线位垂直,快速刺入皮肤,继续刺入,待有针感时,将埋线针刀旋转°,将线体置于体内,缓慢出刀并按压刀孔,观察不出血用无菌贴贴敷。每2周1次,期间监测患者血压变化。疗程8周。
1.5.2对照组采用传统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Ⅱ级高血压病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每天早晨服1次。2组患者均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疗程8周。观察期间每天10:00、16:00各测血压1次,疗程开始和结束时各做24h动态血压1次。
1.6统计学方法2组疗效用疗效构成比的方式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总体有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假设检验水准设为0.05,并计算出检验统计量及相应的P值,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表1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42.86)17(40.47)7(16.67)83.37
对照组(45.24)15(35.71)8(19.05)81.)
注:与治疗组相比,1)P0.05
如表1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3.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杨氏3H+疗法“压五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与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相同。
3讨论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肝阳偏盛,肝肾阴虚,阴阳两虚。西医则认为,本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内分泌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全身性慢性血管性疾病,易造成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穴位埋线疗法将线体埋入人体腧穴,在线体吸收过程中,持续、柔和刺激腧穴,达到疏通经脉、调和阴阳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穴位埋线能够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内分泌系统紊乱,解除全身动脉血管痉挛,从而调节人体血压[4]。
赵然[5]等观察针刺人迎穴对5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发现针刺后各时点SBP、DBP较针刺前均下降(均P0.05),行针1min与1.5min比较,SBP下降,表明针刺人迎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良好的即时效应,在疗效观察中发现,针刺人迎降压起效迅速,针刺人迎穴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殷春等[6]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的降压效应,结果发现即刻针刺后,收缩压较针刺前明显降低,第1天、第15天、第30天及第60天各时点舒张压较针刺前下降;治疗3个月期间,针刺后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第1天针刺前比较均下降明显,表明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即刻降低血压,又可维持降压效应,起到长期平稳降压的作用。
针刺人迎穴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主要与人迎穴解剖位置有密切关系。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当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与颈动脉窦压力化学感受器相邻。针刺人迎穴不仅可以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影响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还可以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从而使兴奋传导到延髓心血管中枢,使心率降低血管舒张,来降低外周阻力使血压下降到正常,近几年有学者发现颈动脉窦压力化学感受器不仅能够起到短期调节血压的作用,而且在血压的长期调节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长期针刺人迎能够平稳地使血压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而不会导致血压过低[7]。
EH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灵枢·终始》曰:“久病者,邪气入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
之”。穴位埋线可对腧穴进行长期持久的刺激效应,这种刺激冲动,一部分沿着神经走行传入相应节段的脊髓后角,调节相应支配脏器的功能;另一部分传入大脑皮层,增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干扰、抑制和替代,再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器机能状态;PGLA线在软化、吸收过程中,起到组织疗法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穴位埋线疗法可以配合辨证论治,对原发性高血压带来的一些伴随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杨氏3H+疗法通过将高分子聚合线埋入穴位内,延长了针刺效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可靠、疗效确切,能改善相应的伴随临床症状,就诊次数少,费用较低,且无药物疗法带来的副作用,作为替代药物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梁思力.穴位埋线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杨才德,包金莲,李玉琴,等.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穴位埋线的新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3(4):67-68.
[3]杨才德,包金莲,李玉琴,等.埋线针刀———穴位埋线的新武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3(5):63-64.
[4]杨才德,雒成林.穴位埋线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赵然,傅立新.针刺人迎穴对53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即时降压效应[J].中国针灸,,31(5):.
[6]殷春,杜宇征.针刺人迎穴为主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应观察[J].中国针灸,,32(9):-.
[7]阎琦,王舒.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1例[J].现代中医药,,34(1):50-52.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何天有收稿日期:-12-23)
(未完待续)
玄晏先生品牌传播中心培训班全国统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