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喝我是高血压,春节能吃肉吗怎么
春节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肉类,简直就是广大吃货的天堂。可是,作为高血压人群能不能吃肉,该怎么吃,却成了困扰他们的问题。其实高血压人群也能吃肉,只是吃肉有技巧哦!
1
限制肉类摄入量
高血压患者进食肉类的量与普通人没有太多区别。一个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按每千克体重计算,一般是0.8克。比如,一个体重为50公斤的人,每天大约需要40克的蛋白质。正常的饮食,蛋白质大部分是从肉、鱼、奶、蛋及黄豆食品中得来的,小部分是从米面食品中摄取的。假设我们每天喝克牛奶,那么每天再吃80~克熟肉,其蛋白质摄入量就够了。如果我们每天除了喝克牛奶以外,还吃一个鸡蛋,那么再吃60~90克熟肉就可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了。
2
白肉红肉都要吃
白肉跟红肉的主要区别是脂肪结构。白肉(鸡肉、鱼肉)的脂肪组织是白色的、硬的,这是不饱和脂肪;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的脂肪是软的、透明的,这主要是饱和脂肪。相对来讲,不饱和脂肪更健康一些,饱和脂肪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危害比较大。
不管吃什么肉,首先要控制量,一顿饭在50~70克(白肉75克、红肉50克)。每周不要只吃一种肉,可以2天吃红肉,3天吃白肉。现在有些老年人有种极端的做法:干脆不吃红肉了,只吃白肉。从营养学角度看,没有明显的害处。但是,从一些人体成分测量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患者体内脂肪含量偏低。这些患者主要包括两类人:一类是素食者,摄入肉类比较少;另一类南方人比较多,他们主要吃鱼虾类的白肉,基本不吃红肉。摄入脂肪过少,人体的免疫力可能会下降,因此,还是白肉红肉均衡摄入比较好。
3
尽量少吃动物内脏
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的内脏,因为动物内脏富含胆固醇,易导致血脂增高。如果选择食用动物内脏,一定要搭配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各种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血压。蔬菜中富含纤维素,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以起到防止便秘作用。
4
肉类烹调有玄机
少油、少糖、少盐分,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太多脂肪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因此,烹调方法应采用蒸、煮、烫、炖、烤、卤、凉拌等方式,减少油脂的吸收。此外,将鸡汤、高汤置于冰箱中,取出后,需要去除汤上凝结的浮油。烹调最好不加味精,以防钠摄入超量。过量的钠摄入(在盐、酱油、味精、腌制品中)会使水分滞留在体内,引起水肿,血压上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