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病的几个问题

一、血压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血压测量的方法

1.血压的定义

是指人体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2.血压的分类

①按不同血管分为:

a动脉血压:通常所称血压就是动脉血压;

b静脉血压:临床上有时会测量,如中心静脉压、周围静脉压。

c毛细血管压。

②按心动活动周期分为:

a收缩压:(俗称高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

b舒张压:(俗称低压),指心脏舒张时的血压,心脏舒张时依靠大动脉的弹性回缩,继续推动血液继续流动,所以大动脉硬化,弹性降低会导致舒张压降低。

c收缩压值减去舒张压值称这为脉压。

3.血压计种类

①表式血压计

②水银柱血压计:较准确,欠环保。

③电子血压计:应采用上臂式。

④动态血压计:可了解血压的动态变化,了解血压昼夜波动。

⑤自动化诊室血压监测器。

4.血压测量注意事项

①通常采用坐位与卧位;

②测血压前应休息5-10分钟,排尿、禁烟30分钟;

③气卡袖带应紧贴绑在上臂上,应松紧合宜,位置在肘关节横纹上方3CM左右;

④测量前应触摸肱动脉搏动位置,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上;

⑤若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水银柱的表面应位于0位;

⑥测量一侧的上臂应与心脏同一高度;

⑦测血压应测二次,结果取二次平均值,每次测量间隔3-5分钟。

5.血压测量方式

①家庭自测血压,可避免出现白大衣高血压;

②诊室测量血压;

③动态血压测量(ABMP)(每15分钟自动测量一次);

④自动化诊室血压监测(AOBP)。

  二、血压的变异

  即血压的不稳定性、波动性。分为以下几种:

  (1)短时变异。几秒钟至几分钟发生变异,如白大衣高血压。

(2)昼夜变异。即血压在24小时期间的变异,血压昼夜变异与高血压治疗时给药时间关系密切。血压往往早晨高(晨峰现象),可升达20-40mmHg,在晚间血压偏低,睡眠时尤为明显,有一些人在下午3时左右会出现一次血压高峰。所以昼夜血压波动呈现二峰一谷,即清晨、下午高、夜间低,但也有呈其他变化的。

(3)季节变异。(长期变异)

人体血压通常天热季节会降低一些,天冷季节会升高一些,所以治疗高血压病人用药要随季节变化而适当调整剂量。

临床上根据血压昼夜变异而将血压分成以下几类型:

A.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白天低10%-20%;

B.深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白天低20%以上;

C.非杓型血压:夜间血压较白天低10%以下;

D.反杓型血压:夜间血压反而比白天高。在高血压治疗时,杓型与深杓型血压,口服长效降压药时间以清晨为宜。非杓型与反杓型血压口服长效降压药时间则以睡前为宜。

  

              

 三、高血压病的概况

高血压是一个隐性杀手,它本身既是一种疾病,又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子。

1.患病人数与患病率

①年报告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2.7亿。

②全国统计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9.4%,中国儿童患病率为14.5%,≥18岁患病率为25.2%,35-75岁患病率为37%,≥64岁患病率为70%以上。

若按美国新版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BP≥/90mmHg)计算,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还会大大提高,专家预测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还处于上升阶段。

2.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知晓率

30.6%

46.5% 

治疗率

24.7%

41.1%

控制率

6.1%

13.8%

  3.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疾病的患病人数

  数字可谓巨大,如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万人次,脑卒中(中风)0万人次。

  4.初级医疗机构降压药储备状况:

  有8.1%未储备降压药,33.8%储备了所有常用的五类一线降压药,32.7%储备了有高价值降压药。

 四、高血压的分类

1.按病因分类:

①原发性高血压。我们称为高血压病,占全部高血压患者90-95%。

②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10%。在诊断高血压病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中常见的有:

a.肾性高血压:占多数,如肾炎、肾动脉硬化、肾动脉狭窄。

b.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50%-80%有高血压,夜间BP可升高10mmHg,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可升高21%。

c.甲状腺功能亢进:主要是升高收缩压。

d.嗜络细胞瘤:嗜络细胞可分泌儿茶酚胺(多巴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70%有高血压,血压波动大,周期性发作。

e.醛固铜增多症:80%有高血压。

f.柯兴氏综合症

g.大动脉疾病

h.颈性高血压:颈椎病所致。

继发性高血压特点:发病年龄多数30岁,Ⅲ级高血压多,降压效果差,有相关疾病史。

2.按血压周期分类:

①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若舒张压(DBP)70mmHg,又称双极分化型高血压,低DBP的老年ISH,老年人多见。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发病机制:老年人血管中弹力纤维下降,胶原纤维减少致动脉僵硬,此为主要机制,因此大动脉顺应性下降,当心脏收缩时,大动脉缓冲能力下降,导致收缩压(SBP)上升,DBP下降,故脉压升高。

②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③高脉压(PP):指脉压≥50mmHg,老年人常见。ISH中低DBP占30%-40%。

3.按特定条件与机制分类:①H型高血压,②盐敏感性高血压,③颈性高血压,④白大衣高血压。

4.按治疗难易分类:

难治性高血压(RH):又称顽固性高血压。患病率约10%左右。有学者在排除了假性RH与其它影响因素外患病率仅1.9%。

五、动脉僵硬的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僵硬;(2)动脉钙化导致动脉僵硬;(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增多,能使含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退化,MMP介导的弹性蛋白降解与中膜钙化进一步导致动脉僵硬。(4)炎症可以通过促发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钙化或增强MMP等的作用来导致动脉僵硬。(5)遗传因素。(6)血管内皮功能障碍。(7)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增多,可损害内皮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0MMOL/L可作为危险因素。

 六、血压水平分类与定义

分类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低血压

90

60

正常血压

90-

60-79

正常高值

-

80-89

高血压

≥90

I级高血压(轻度)

-

90-

II级高血压(中度) 

-

-

III级高血压(高度)

七、评估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的不良结局均由靶器官损害所致,要了解高血压的预后,一定要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

1.靶器官有心、脑、肾、血管等这些把高血压比作一把箭,射向靶器官致伤害与死亡。

2.了解靶器官损害的意义重大,可以据此评估患者的风险性,并进行精准合理治疗。

3.了解靶器官损害的检查项目:

(1)选择检查项目原则:检查项目应方便、简明、价格低廉、基层医疗单位易推广、对人体无创伤或创伤轻。

(2)我通常采用检查尿RT+10A、心电图、心脏X线、眼底检查、颈动脉超声,继而检查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肾功能,若必要再检查超声心动图,心脑CT、MRI、CTA、MRA。

八、高血压患者深入检查项目

 1.基本项目:

 血生化:血钾、血纳、血脂、血糖、血常规。

 2.推荐项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BPM)。

 3.选择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与尿醛固酮测定、血与尿皮质醇测定、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MN)测定、血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测定、血与尿儿茶酚胺测定、肾与肾上腺超声、动脉造影、肾与肾上腺CT与MRI、睡眠呼吸监测、必要时作心脑功能检查。

 九、高血压的治疗

 1.降压的目标值:

 按指南规定:目标值是/90mmHg;≥65岁的老年人可放宽为/90mmHg;对于耐受性好的病人可降为/90mmHg;有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DM)应降为/90mmHg。

2.降压的意义:

(1)收宿压(SBP)每下降20mmHg导致心血管死亡风险下降10%,卒中死亡风险下降10%。

 (2)舒张压(DBP)每下降10mmHg,冠心病风险下降30%-31%,卒中死亡风险下降40-53%。

  3.高血压的3G达标:平缓达标;晨起达标;长期达标。

  4.降压达标三要素:清除病因,改善症状,延缓或避免并发症。

 5.降压的治疗方法:

①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生活方式)这是降压治疗的基础,非常重要,但易忽略。有禁烟、限盐、限酒、良好睡眠、心理平衡、乐观情绪。

②药物治疗:这是高血压的治疗关键。

a、一线药物。我国有五类: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面带有普利二字;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后面带有沙坦二字;钙拮抗剂(CCB),后面带有地平二字 ;β受体阻滞剂(BB)后面带有洛尔二字 ;利尿剂(常用噻嗪类)如双氢克尿塞片。

b、二线药物。(略)

c、介入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此术目前尚存在剧烈争议,未取得共识。

6.降压药使用原则:

①首选一线降压药:若一线药物效果差,副反应重,并兼顾伴发疾病,方可考虑应用非一线降压药。

②尽量选用长效降压药。可供血压下降平稳,无波动,而且患者依从性好。

③要选择安全、可坚持长期使用的降压药。实际上是要注意降压药的副作用、配伍禁忌,对自己身患的其他疾病产生的影响。

④尽可以选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药物。

⑤降压药用量应先从小剂量开始,定期观察,若降压效果差,可逐渐增量,使降压循序渐进。

⑥若高血压程度属于中度以上或单一用药效果欠佳,就应该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优点有:一是具有降压作用机制不同的优势互补,(多靶点处理),以达到增加降压效果。二是可抵消与减轻不良反应。

联合用药的方案:目前全球已经有了共识,一致认为应该是:A+C/D和A+C+D。A是指ACEI及ARB,C是指CCB,D是指利尿剂。

⑦尽量规避降压药的副作用。

用药前要仔细了解病史,用药后要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如CCB类药物会引起下肢水肿,ACEI类药物有10%-20%的患者引起咳嗽,利尿剂会影响血糖,阻止尿液排泄,BB类药物会引起心率降低,支气管痉挛。

⑧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只有少数例外,血压有变化时,可适当调整降压药用量,以维持血压正常、平稳。

⑨应适从个体化治疗。

不同个体对使用的药物其反应性、耐受性、治疗效果、副作用均差异很大,个体存在的伴发症与并发症也不一样。

7.降压治疗的误区

①许多患者根据自我感觉决定是否服药。因此造成服药无规律,感觉因人而异,许多血压很高的患者却感觉良好,不去监测血压,凭感觉决定用药,很不准确,容易误事,增加风险。

②用药不坚持,停停服服,这会导致血压波动,达不到平稳降压的目的。

③不在医师正确指导下,擅自乱用药物或自购保健药品。

④随意增减服药用量、品种,改变服药时间。正确做法是:如SBP≥/90mmHg时,可适当增加药物用量或品种,如SBP/60mmHg时,可适当减少药物用量与品种。

⑤自己随意改变服药次数。有的患者长效降压药1天服2-3次,短效降压药1天只服1次,达不到合理的降压目的。

⑥有些患者只用单一降压药,若效果差,就一味增加用量,不愿联合用药。实际上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药物作用靶点,产生协同作用,大大提高疗效,减少单味用药增量所引起的毒副作用。

⑦有些患者要求使用无副作用的降压药,实际上很难做到,对任何药物都要一分为二,任何药物都一分为二,任何药物都有正副作用的二面性。

⑧服药期间不经常监测血压。这就无法评估药物对自己的疗效,医生也无法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⑨用药不遵守医嘱的时间,自作主张,如服长效药每天只服一次,多数患者应在清晨服用,但也有例外,若血压昼夜波动属于非杓型或反杓型者,则应在睡前服药。要做到服药时间准确无误,就应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十、关于H型高血压

 H型高血压的命名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年我国胡大一和徐希平两教授首先发表了这一论文。

1.定义:是高血压患者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

2.高HCY发生率:我国为75%,其中男性为91%,女性为65%。

3.高HCY诊断标准:高HCY是指血液中HCY浓度10MMOI/C。

分为轻度:血液中HCY浓度为11-30MMOI/L;中度:血液中HCY浓度为31-MMOI/L;重度:血液中HCY浓度MMOI/L。

4.高HCY血压多发病人群:男性、老人、亚裔人

5.高HCY血症的危害性: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②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③参与A粥样硬化过程;④促进血小板激活、影响血栓形成;⑤加重氧化应激反应;⑥干扰谷胱甘肽合成,促进氧游离基形成;⑦提高胰岛素抵抗;⑧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⑨促进钠离子重吸收作用;⑩改变脂质代谢。

这些变化可协同高血压的致病作用,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为10倍,其中HCY30MMOI/L的卒中风险是HCY15MMOI/L的4.96倍。

  6.高HCY血症与以下疾病发生相关: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最重要一类)、帕金森病。

7.同型半脱氨酸性质:

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含有巯基的毒性氨基酸。

8.高HCY发生的危险因素:

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如饮食结构不合理、合并糖尿病(胰岛素与HCY代谢相关)。

9.高HCY治疗:

①调整饮食结构:多吃绿色蔬菜、豆类、柑桔类、谷类、肝等。

②补充β族维生素:叶酸0.8mg/天,维生素B6 20mg/天,甲钴胺(维生素B12):1mg/天。

十一、几点建议

1.印发新版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并分发到全县所有医生,做到人手一册,以便于学习和运用。

2.建立基层医生业务培训制度。

3.所有基层医疗单位应基本配备治疗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物,最好有长效药物。

4.真正做好全民免费的体检工作,做到高血压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早达标。

5.广泛、认真的开展多发病、常见病的医学科普教育,提高人民的保健知识水平。

年5月28日在金江乡卫生院讲课稿

徐丙阶

赞赏

长按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bzzs/8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