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JGCA迎来高规格中国专场,胃癌
编者按: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学者秉着学习和开放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以提高我国的诊疗水平为己任,积极在国际专业会议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次日本胃癌年会中国学者不但发表了很多POSTER和口头发言,在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的推动下,还组织召开了别具特色的中国专场,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胃肠学组组长、医院秦新裕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医院朱正纲教授担任主席,邀请国内多位学者进行精彩的学术报告。昨天的会场学术氛围浓厚,座无虚席!胃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在胃癌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转化治疗等领域中的疗效令人十分惊喜,期待更多研究数据的出炉!
(左起:秦新裕教授、朱正纲教授)
ioncology新辅助治疗——阿帕替尼联合SOX有望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生存
ioncology上海交通大医院的李琛教授就“胃癌的新辅助抗血管生成治疗”进行了详实的报告。中国的胃癌早诊率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进展期胃癌。血管生成是肿瘤恶性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VEGF-VEGFR传导系统是肿瘤血管生成中主要的信号通路,东西方多个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均证实阿帕替尼、雷莫卢单抗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能够给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阿帕替尼是全球首个晚期胃癌的口服抗血管生成药物,对VEGFR-2具有高度选择性,具有强效抗血管生成作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研究证实,二线治疗失败后,晚期胃癌患者在阿帕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仍有7.6个月,较对照组延长2.6个月,死亡风险下降接近40%,且不良反应可预期、可耐受、可控制。
为了进一步探索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用于胃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李琛教授团队发起了一项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共筛选30例患者。这是一项单臂研究,主要研究指标:安全性,包括手术安全性和化疗安全性;次要研究指标:手术R0切除率、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
截至目前,共入组29例患者,其中完成手术的22例,1例因副反应中途退出,6例仍在治疗中,本次报告的是其中16例患者的数据分析结果。在安全性方面,共有6例患者(37.5%)发生3级以上毒副反应,主要集中在血液学毒性,没有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
疗效方面,共1例患者达到CR,12例PR,3例SD,总体缓解率81.3%,疾病控制率%,16例患者均达到R0切除(R0切除率%)。病理疗效评价结果显示,中位肿瘤消退为80%。
李琛教授分享了其中1个阿帕替尼联合SOX方案用于进展期胃癌的病例:
患者,男性,60岁,病理类型为胃低分化腺癌。第三次化疗结束后4周复查血清肿瘤指标,所有异常指标均降至正常范围。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经降压药物治疗后控制良好,有牙龈肿痛、出血,纳差及乏力等不适症状,但治疗期间未见血液学不良反应。患者的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PR),/03/01行手术治疗,手术恢复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大出血、吻合口漏、腹腔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病理分期:ypT2N0M0。
这项胃癌新辅助治疗研究为我们开启了新思路,提示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阿帕替尼+SOX治疗有较好安全性,取得良好的术前降期结果。高血压为常见不良反应,可能与疗效相关,将来值得进一步探索。
ioncology辅助治疗——阿帕替尼联合XELOX用于进展期胃印戒细胞癌引人 版权属《肿瘤瞭望》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