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

「清开灵颗粒(胶囊、软胶囊、片)」

1、感冒,由外感风热所致,症见发热,微恶风,或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降苔黄、脉浮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2、乳蛾,由外感风热,肺胃热盛所致,症见咽喉肿痛,喉核红肿,发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3、喉痹,由外感风热时毒,火毒炽盛所致,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发热;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4、咳嗽,由感受风热,肺失宣肃,痰热阻肺所致、症见咳嗽,胸闷,痰多色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颗粒剂:

口服。一次1-2袋,一日2-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胶囊:

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软胶囊:

规格①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规格②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片剂:

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颗粒剂:

每袋装3g(含黄芩三苷20mg)。

胶囊:

每粒装0.25g(含黄芩苷10mg)。

软胶囊:

①每粒装0.2g(含黄芩苷10mg)。

②每粒装0.4g(含黄芩苷20mg)。

片剂:

每片重0.5g(含黄芩苷20mg)。

1、风寒感冒者不宜用。

2、久病体虚便溏者慎用。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

4、过敏体质者慎用。

5、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药物组成

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

方解

方中胆酸、猪去氧胆酸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凉肝息风,为君药。黄芩苷、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共为臣药。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之功。

药理作用

本品有解热、利胆、抗炎、抗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等作用。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孕妇禁用。

「清开灵注射液」

1、外感高热,因外感温热邪毒所致,症见高热烦躁,口渴饮冷,胸闷咳喘,痰多色黄,甚至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或斑疹,吐衄,舌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2、中风,因热毒内盛,痰阻清窍所致,症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苔黄腻,脉弦滑;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3、急性肝炎,因肝胆热盛所致,症见高热烦躁,胁痛,口苦,纳呆,腹胀,尿赤,便结,或见黄疸,舌红苔黄,脉弦数。

肌内注射。一日2-4ml。

重症患者静脉滴注。一日20-40ml,以10%葡萄糖注射液ml或氯化钠注射液ml稀释后使用。

注射液:

①每支装2ml。

②每支装10ml。

1、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使用者应接受过过敏性休克抢救培训,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须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3、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尤其注意不超剂量、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本品保存不当可能会影响药品质量,用药前和配制后及使用过程中应认真检查本品及滴注液,发现药液出现混浊、沉淀、变色、结晶等药物性状改变以及瓶身有漏气、裂纹等现象时,均不得使用。

5、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本品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如确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药品时,应谨慎考虑与本品的间隔时间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输注两种药物之间须以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

6、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过敏史。虚寒体质者、使用洋地黄治疗者、严重心脏疾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以及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并加强监测。

7、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用药反应,特别是开始30分钟。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采用积极救治措施,救治患者。

药物组成

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用于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

方中胆酸、猪去氧胆酸清热解毒,化痰开窍,凉肝息风,为君药。黄芩苷、水牛角、金银花、板蓝根、栀子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共为臣药。珍珠母平肝潜阳,镇惊安神,为佐使药。诸药相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

药理作用

本品有解热、抗脑缺血损伤、抗心肌缺血损伤、抗细菌内毒素、抑制血栓形成、抗氧化、抗肝肾损伤、抗2型登革病毒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皮肤潮红或苍白、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心悸、发绀、血压下降、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全身性反应:畏寒、寒战、发热、高热、疼痛、乏力、多汗、水肿、颤抖等。

呼吸系统:鼻塞、喷嚏、流涕、咽喉不适、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胸痛、发绀、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律失常等。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

精神及神经系统:眩晕、头痛、烦躁、抽搐、惊厥、晕厥、震颤、意识模糊、昏迷、口舌或/及肢体麻木、嗜睡、失眠等。

皮肤及其附件:皮肤发红、瘙痒、皮疹、斑丘疹、红斑疹、荨麻疹、局部肿胀等。

血管损害和出凝血障碍:黏膜充血、紫癜、静脉炎等。

用药部位:疼痛、红肿、皮疹、瘙痒等。

其他:面部不适、耳鸣、流泪异常、视觉异常、眼充血、肌痛、肢体疼痛、疱疹、低钾血症、血尿等。

禁忌

1、对本品或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制剂及成分中所列辅料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孕妇禁用。

3、过敏体质者禁用。

4、有家族过敏史者禁用。

5、有低钾血症包括与低血钾相关的周期性瘫痪病史者禁用。

-E/N/D-

版权声明: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zmwhh.com/bzzs/20909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