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健康管理案例高血压健康管理
1、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
2、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发现渠道:
①机会性筛査:门诊就诊、场所提供测量血压的装置。
②重点人群筛査;
③人群健康档案通过已建立的人群健康档案发现高血压患者;
④健康体检;
⑤已确诊的患者信息;
⑥其他途径的机会性筛査(如流行病学调查等);
⑦家庭自测血压;
⑧可穿戴设备监测血压。
3、高血压随访原则:个体化、综合性、参与性、及时性、连续性。
4、高血压随访方式: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电话随访、集体随访。
5、高血压随访内容:了解与评估、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监测检査、健康教育、患者自
我管理技能指导。
6、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分层:
7、高血压生活方式指导内容:提倡健康饮食、戒烟、限制饮酒和戒酒、增加身体活动、管
理体重、高血压健康教育、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8、高血压分类管理:
①高血压风险一级(管理对象):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1级、无其他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低危的高血压患者。
②高血压风险二级(管理对象):高血压2级或1-2级同时有1-2个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
素,按照危险分层属于中危的高血压患者。
③高血压风险三级(管理对象):高血压3级或合并3个以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合
并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或并存临床情况,按照危险分层属于高危和很高危的高血压患者。
9、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通过降低血压,有效预防或延迟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疾病进程,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
症等重症高血压发生。
10、降压达标的方式:将血压降低到目标水平(/90mmHg)以下;高风险患者/80mmHg;
老年人收缩压mmHg,可以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11、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确
诊的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1级高血压患者,单纯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
若血压仍≥/90mmHg时,需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12、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
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
13、高血压患者分级管理随访频度:
三先生的日记